王昌龄《闺怨》阅读答案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康震解读王昌龄的闺怨 王昌龄《闺怨》阅读答案

王昌龄《闺怨》阅读答案

2024-06-03 01:46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  王昌龄的一系列宫闺怨诗作中,《闺怨》尤为突出,描写了闺中少妇心理微妙变化。

  闺怨

  闺中少妇不知愁,春日凝妆上翠楼。

  忽见陌头杨柳色,悔教夫婿觅封侯。

  ①这是一首闺怨诗,描写了上流贵族妇女赏春时心理的变化。②凝妆:盛妆。③悔教:悔使。

  阅读及答案

  (1)首句的“ ”三字写出了女主人公天真浪漫、富于幻想的情态。

  (2)“杨柳色”为何会引起“闺中少妇”的情感? (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)

  (3)最后一句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?

  参考答案

  (1)不知愁

  (2)柳树又绿,夫婿未归,时光流逝,青春易逝。

  (3)少妇的突然省悟:悔恨当初怂恿“夫婿觅封侯”。

  4.有人说第三句是全诗的转关,你是怎样理解的?说说你的理由。

  解析:本诗用细腻而含蓄的笔触,描写闺中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,耐人寻味。说“第三句是全诗的转关”,就必须弄清楚是从什么转到什么上来。诗中有两个明显的词语,第一句中的“不曾愁”,第四句中的“悔”。找准了这两个感情基调,问题就很容易解决。

  答案:第三句是全诗的转关。女主人公由开始的“不曾愁”到“悔”的心理的变化,主要原因是“忽见陌头杨柳色”。女主人公触景生情,看到陌头杨柳色(春色),联想到千里之外的夫媚,自身的孤独寂寞、对夫婿的思念和担忧,一时涌上心头,自然而然产生“悔”的心理活动。

  5.开头写少妇“不知愁”,后面却又说她“悔”,这是采用了什么写法,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?

  答:先抑后扬的写法;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,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,突出了“闺怨”的主题。

  译文一

  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,在明媚的春日,她精心妆饰,登上高楼。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,惆怅之情涌上心头。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,建功封侯。

  译文二

  闺阁中的少妇,从来不知忧愁;

  春来细心打扮,独自登上翠楼。

  忽见陌头杨柳新绿,心里难受;

  呵,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。

相关阅读 1 王昌龄《出塞(其二)》赏析

王昌龄《出塞(其二)》全诗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呢?要如何进行赏析呢? 唐诗七绝何者为第一,即所谓压卷,古典诗话延续明清两代,争论长达数百年。诗话家们在品评唐诗的艺术最高成 【查看全文】

2 李白与王昌龄

著名的浪漫诗人李白与诗人王昌龄有着哪些故事呢?李白为了王昌龄创作怎样的一首诗篇呢?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李白与王昌龄,希望能够帮到大家。 李白与王昌龄的故事 在李白结交的诗人 【查看全文】

3 王昌龄爱国诗

王昌龄爱国诗有哪些呢?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王昌龄爱国诗,分别是古诗《出塞》、《从军行其四》以及《从军行其四》,希望能够帮到大家。 1、《出塞》 秦时明月汉时关,万里长征人 【查看全文】

4 从军行王昌龄其七

王昌龄的边塞诗作《从军行》描写出了边境的凶险,反映将士们边境生活的艰辛。 从军行其七 (唐)王昌龄 玉门山嶂几千重,山北山南总是烽。 人依远戍须看火,马踏深山不见踪。 这首 【查看全文】

5 王昌龄从军行书法

如果王昌龄没有被害,他会写下更多传诵千古的名篇。 只是,历史没有如果。我们只能朝着千年前的时代,哀悼,惋惜。我们能够做的就是珍惜王昌龄的诗,好好品味。 从军行七首 烽 【查看全文】

6 王昌龄从军行 其二

《从军行七首》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,第二首诗描写征戍者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。 从军行七首⑴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⑸,总是关山旧别情⑹。 撩乱边愁听不尽⑺,高高秋 【查看全文】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